學習十九大報告 這7個涉及統戰的問題你要搞懂(七)
2017-11-10 天津網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近日,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共同推出了《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貫徹、學懂弄通黨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了系統而權威的學習輔導材料。其中,有7個涉及統一戰線工作的問題,今天來看第七個問題——
如何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表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問題的緊迫和重要。
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意義重大。
一是完成黨的執政使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黨和國家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偉大成就,離不開各方面人才的執著追求、忘我工作和聰明才智。當前,人才范圍不斷擴大,工人、農民的知識化程度越來越高,新社會階層的職業化、專業化特征越來越明顯。黨要長期執政,始終保持黨的生機與活力,必須最大限度把各方面優秀人才團結在黨的周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二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搶占先機、贏得優勢的戰略選擇。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誰能培養和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誰就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占先機。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興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為了搶占制高點,贏得發展先機,世界各國都在搶抓新機遇。人才爭奪戰特別是國際人才爭奪日趨白熱化。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必須以更大力度吸引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為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F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都需要優化人才、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使經濟社會發展更多依靠人才素質提高、科技進步和管理創新,進一步釋放人才創新智慧和創新潛能,也都要通過集聚和發揮人才優勢來實現。
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需要多方面努力。
一是要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贏得國際人才競爭,要有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要全面落實人才簽證、居留、戶籍、子女教育等配套政策,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使用人才資源的能力。要堅持不懈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定不移為人才松綁。
二是要堅持以事業發展凝聚人才。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將人才規劃、政策、投入置于最前端。要針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社會建設等需要,將人才改革嵌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以優秀人才引領創新發展的進程。
三是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圍繞團結引領服務,加強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要注重在政治導向上下功夫,著眼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為執政興國提供人才支撐把好政治方向。要在思想引領上下功夫,著眼最大限度聚才用才,加強人才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領,使各類人才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在組織協調上下功夫,著力匯聚人才工作強大合力,抓統籌協調,充分調動各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大膽開展工作和社會力量參與人才工作的積極性。
四是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好,優秀人才就會近悅遠來、紛至沓來。要加強輿論宣傳,大力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社會環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要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強烈人才意識,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自覺做好人才工作,在尊重、愛護、服務、成就人才方面發揮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