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文明祭掃倡議書
2019-04-04統一戰線各界人士:
清明時節慎終追遠,祭祀先祖,是沿襲了數千年的民俗傳統。近幾年來,傳統祭祀方式帶來的火災、污染、浪費等一系列問題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文明祭祀的呼聲漸高。不少家庭用獻花、網絡祭奠等綠色低碳方式代替傳統的燒紙祭祀。綠色環保的祭奠方式漸成新風尚。今年清明節將至,為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我們向廣大統戰成員倡議:
一、樹文明祭祀新風。轉變思想觀念,告別祭祀陋習,倡導文明、低碳祭祀,采取公祭悼念、家庭追思、網上祭故人等方式祭奠,也可采取獻一束鮮花、植一棵樹、讀一篇祭文、清掃墓碑等移風易俗、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緬懷之情,做到低碳祭祀、綠色祭掃,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他人。
二、立厚養薄葬觀念。改變老舊觀念很重要,百善孝為先,對老人表達孝心應該在老人在世的時候多關心他們的生活,孝敬他們,體貼他們,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人逝去后,不搞攀比、不講排場、不擺闊氣、移風易俗,堅持從儉治喪,節約土地資源。
三、抑明火亂生現象。自覺破除陳規陋習,抵制不良祭祀方式,摒棄低俗愚昧的祭掃方式,不在城區路邊、廣場、小區、草坪等公共場所焚燒紙錢、冥幣、燃放鞭炮,到指定地點進行祭祀活動;注重公共和個人安全,不攜帶易燃、易爆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自覺維護祭祀場所公共秩序,遵守有關防火規定,不在林地、公墓內違規用火。
四、保節日平安健康。清明節已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節日期間,祭掃的人數和出行的車輛更加集中,我們更應該合理安排祭祀時間,盡量避免在高峰時段祭祀,造成人流、車流擁堵等不必要的安全問題,平安祭祀,安全回家。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革除鄙俗陋習,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推動我市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為“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
2019年4月3日